2019-08-2116:59
來源: 冷凍食品網 發(fā)布者:編輯8月19日晚間,,深交所正式對雛鷹農牧股票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,雛鷹農牧將自8月27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,。
昔日的“養(yǎng)豬第一股”,,就這樣倒在了生豬價格回暖的前夜,成為繼中弘股份之后,,A股市場第二只“面值退市”股,。
?冷食傳媒記者丨冷食君
??? 1 ???
一錘定音!
“養(yǎng)豬第一股”雛鷹農牧退市
8月19日晚,深交所發(fā)布公告表示,,2019年7月5日至2019年8月1日,,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通過本所交易系統連續(xù)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股票面值(1元)。上述情形屬于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(guī)則(2018年11月修訂)》第14.4.1條規(guī)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,。
公告稱,,*ST雛鷹自2019年8月27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。退市整理期的期限為三十個交易日,,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,,深交所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。至此,,*ST雛鷹成為繼去年中弘股份后,,A股市場第二只“面值退市”股。包括*ST雛鷹在內,,今年A股退市公司數量將達9家,,創(chuàng)近年新高。
19日晚間,,雛鷹農牧也發(fā)布了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公告,。
然而,退市或許不是雛鷹農牧當前所面臨的最為糟糕之事,。
除了宣告終止上市的相關消息,,8月19日晚,雛鷹農牧還發(fā)布了一則關于立案調查進展暨風險提示公告,。
2019年3月18日,,雛鷹農牧收到中國證券監(jiān)督管理委員會下發(fā)的《調查通知書》,,因公司涉嫌違法違規(guī)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》的有關規(guī)定,,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,。
截至8月19日,雛鷹農牧尚未收到就上述立案調查事項的結論性意見或決定,。
??? 2 ???
回顧往昔!
雛鷹農牧那些年的“奇葩布局”
“養(yǎng)豬第一股”為何會走向退市結局?縱觀雛鷹從1988年發(fā)家到2019年的30多年的“奇葩布局”,,或許能找到答案!
1、重金造豬舍:一開始就是個錯
早年間,,在溫氏集團把重金砸向育種時,,雛鷹農牧卻在全國各地風口的建設“豪華豬圈”,并為此投建了大量固定資產,。
數據顯示,,截至2014年末,雛鷹農牧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合計41.8億,,而彼時總資產不過72.4億,,前者占后者的比例超過57.7%,也就是說,,總資產中,,大部分都是為豬建的“豪宅”。
5億元的豬住著42億的房子,,一家以豬肉為主營業(yè)務的公司,,不去好好養(yǎng)豬,卻建了如此多的豬圈,,實在令人匪夷所思,。
此外,雛鷹農牧還吸納合作社的錢,、銀行的錢建造豬舍,。這個舉動也為之后合作社和銀行爆發(fā)索要雛鷹農牧賠付和利息的事件埋下伏筆,導致雛鷹農牧的資金困境,,最后只能17億賣掉豬舍,,而又無人接盤。
2,、布局高端豬場:被時代坑了
2012年4月19日,,雛鷹農牧投資3億元在西藏米林縣實施藏香豬養(yǎng)殖項目。
據了解,,2011-2012年養(yǎng)豬市場還處在高位階段,,又受2011年春節(jié)前后疫情泛濫和原材料上漲雙重因素的影響、豬價連續(xù)下跌,、豬周期影響整個養(yǎng)豬行業(yè),。
而雛鷹農牧希望借此舉開辟高端豬肉的市場,,然而,在當時消費升級并未完全到來,,因此,,欲求走在時代前列的雛鷹農牧最后被時代狠狠地摔在地上。
3,、開店賣豬肉:被模式玩死
線下開店本來就是養(yǎng)殖業(yè)走向前端的最佳場景,,但雛鷹農牧在這一點迷路了,,甚至是被自己玩死了,。
“雛牧香”是雛鷹農牧首個終端品牌,2012年9月推出后快速擴張,。其采用加盟代理制,,店面最高時候,雛牧香專賣店在河南有109家,、北京8家,、江浙滬7家。
據悉,,雛牧香加盟費用高達30萬元,,合同期兩年,結束后加盟費如數返還,,運營期間的房租,、裝修、維修等費用全由雛鷹農牧集團承擔,,但每個加盟店或直營店一直處于虧損狀態(tài),。同時,雛牧香內部管理混亂,,產品也層次不齊,。因此,有的商家做了一段時間半路退出,,雛鷹農牧集團投入的資金也都打了水漂,。
對此,有人給出結論,,雛牧香的專賣模式是個詬病,,被業(yè)內認為是在走一條十年前就已證明失敗的老路。
僅僅依靠收取加盟費而獲益的路子,,并不適合做實業(yè)的養(yǎng)殖業(yè),。
4、搞電商平臺:被自己害死
養(yǎng)殖行業(yè)搞電商基本上都失敗了,。而雛鷹農牧做的平臺式電商,,此平臺類似“天貓”式綜合效勞渠,,旨在整合整個行業(yè)。
然而,,結果并不如人意,。至少新希望、大北農,、溫氏這樣的養(yǎng)豬大戶不會與雛鷹電商平臺合作,。畢竟,這關系到數據和客戶等比較敏感的信息,。
2015年8月份,,雛鷹農牧上線新融農牧面,是一家向生豬養(yǎng)殖產業(yè)鏈的“互聯網+養(yǎng)豬”平臺型企業(yè),。然而,,養(yǎng)豬行業(yè)本身互聯網意識問題、物流問題等等也都導致新融農牧的發(fā)展緩慢,,甚至該平臺還處于燒錢階段,。
5、投資沙縣小吃:欲望太多
2016年12月,,雛鷹農牧投資1.35億與沙縣小吃合作,,力圖通過整合全國6萬家沙縣小吃經營店,提升沙縣小吃經營店存活能力及盈利能力,。
據雛鷹農牧2017年年報,,報告期內沙縣小吃在全國完成升級改造店面80000余家,每家單體店的年豬肉消費規(guī)模超過4噸,,全年下來豬肉消費總共規(guī)模超24萬噸;同時,,雛鷹農牧開始對部分沙縣小吃店供應豬肉產品,并開發(fā)上市十余種定制豬肉產品,,率先在鄭州沙縣小吃店形成穩(wěn)定供應,。
據媒體披露,沙縣小吃一直處于雜散的狀態(tài),,品牌認知,、店面裝修、菜品管理還處于“野生”狀態(tài),,小吃店主雖然使用沙縣小吃的品牌,,但想在哪兒進貨還是比較自由的。
雛鷹農牧此次布局餐飲,,想在沙縣小吃里贏得主動,,抓住食品供應鏈的機會,但6萬家店和24萬噸豬肉生意日后發(fā)展到底如何,還是一個問號,。
6,、搞養(yǎng)殖的玩電競:瞎折騰
2014年,侯建芳曾大氣拿出1136萬元支持兒子侯閣亭創(chuàng)辦微客得科技,,成為侯閣亭入主知名電競俱樂部OMG的第一桶金,。
2016年,雛鷹農牧又豪擲5億元,,與WE俱樂部高管控制的上海競遠投資共同成立電競產業(yè)投資基金,,其中雛鷹農牧認購額是對方的100倍之多,堪稱“有錢爸爸”,。這成了一出“養(yǎng)豬戶與電競共舞”的奇觀,。
然而,據雛鷹農牧信息披露,,其電競業(yè)務已陷入入不敷出,、資不抵債的境況。如今,,雛鷹農牧的資金困難,這些電競業(yè)務更不知該何去何從……
7,、還債:以火腿還利息
雛鷹農牧的一紙公告,,證實網上盛傳的“以肉償債”并非戲言。
11月8日晚間,,雛鷹農牧公告稱,,為緩解公司債務違約情況,計劃對公司現有債務調整支付方式,,“本金主要以貨幣資金方式延期支付,,利息部分主要以公司火腿、生態(tài)肉禮盒等產品支付,,債務范圍包括公司現有所有債務”,。
截至11月8日,雛鷹農牧已經與小部分債權人達成初步意向,,涉及本息總金額2.71億元,,不過目前尚未進行產品交割。
消息一出,,眾人嘩然,,這被認為是A股上市公司第一起違約“肉償”事件。這讓命運多喘的雛鷹農牧遭受來自股民,、股東,、媒體、行業(yè)的笑柄,也為雛鷹農牧“缺錢”埋下火種,。
8,、巨虧38億:沒錢買飼料豬被餓死了
“以肉償債”反映出了資金困局,而到2018年披露出的業(yè)績情況,,雛鷹農牧的表現更讓人大跌眼鏡,。
2018年,雛鷹農牧的業(yè)績上演大變臉,,巨虧38.6億元,,震驚資本市場。而其公告披露的原因則是:自2018年6月開始,,由于公司資金緊張,,豬飼料供應不及時,公司生豬養(yǎng)殖死亡率高于預期,,致使生豬養(yǎng)殖成本及管理費用高于預期,。
對于這份大變臉的業(yè)績,會計師事務所直接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,,公司股票交易將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,,戴帽*ST。
??? 3 ???
網友熱評:
洗牌加劇,,雛鷹老了
在退市后,,雛鷹農牧將轉至中小企業(yè)股份轉讓系統繼續(xù)交易。雖然股份可以繼續(xù)交易,,但生豬出欄量的極度萎縮或使雛鷹農牧難以翻身,,其承擔的債權和股權或集體成為“沉沒成本”。
數據顯示,,雛鷹農牧在2019年7月,,生豬銷量已降至0.87萬頭,銷售收入為0.06億元,,照此計算雛鷹年收入或不足億元,。而2018年,雛鷹農牧平均月銷生豬18.92萬頭,,月均銷售收入1.97億元,,諷刺的是,2018年全國生豬均價為12元/公斤左右,,現已漲至20元/公斤左右,。
雛鷹農牧不足億元的收入不僅需承擔巨額負債,僅每年產生的利息就高達9億元,。財務數據顯示,,2018年雛鷹農牧負債合計185.15億元,,全年共產生利息費用9.08億元。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,,雛鷹農牧負債總額181.99億元,,僅一季度產生利息2.11億元。除債權外,,雛鷹農牧的億元年收入還需要承擔數十億的股權投資,。
如今,雛鷹農牧的結局無非是破產,、重組或解散等幾種可能性,。如進行破產結算,以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雛鷹農牧14.38億元的所有者權益,,和181.99億元的負債相對比,,雛鷹農牧未來清償債務的能力實為有限。
未來雛鷹農牧發(fā)展如何,,尚不能定論!
關于雛鷹退市這一事件,,在網上也引起了廣泛熱議:
網友熱評
@王在禁中:時代變了,實體垮了,,洗牌加劇,、雛鷹老了!
@王平威:這樣不講誠信的企業(yè)早該退市了。
@到處逛2013:這股上市好像沒幾年啊,,就把圈的錢折騰完了?
@cozytips:這個股還跟福建的沙縣小吃聯手過,,現在黃了。
@行走穿梭都市:豬肉迎來漲價潮 ,,養(yǎng)豬的餓死了。
@Dongc:這種企業(yè)很好判定是否造假,,一是看庫存,,多大廠房養(yǎng)多少豬;二是看冷庫,有多大冷庫存多少凍豬肉;三是那么多豬餓死,,怎么處理的死豬,。那些豬是養(yǎng)死的?呵呵,很可能只是賬面的游戲,,并沒有實物,。那么多資金去哪了?外部接管查一查就明白了。
@生活在別處0049:沒錢買飼料,,敢不敢賣一半豬,,至少還能救一半,也比全餓死好吧,。
@河馬新媒:侯總沒有構建一個合理合適的管理團隊,,這是農民企業(yè)家的通病。 也許,當初雛鷹不選擇上市這條路,,這一會也不會這么難,,只是小些而已。 都是錢多害的!
30000+
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+
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(yè)10億+
交易額10億